智者《观音玄义》卷上于释名章中,以十义通释「观世音」名。十义者,一人法、二慈悲、三福慧、四真应、五药珠、六冥显、七权实、八本迹、九缘了、十智断。
九,释了因缘因者,了是显发,缘是资助,资助于了,显发法身。了者即是般若观智,亦名慧行正道,智慧庄严。缘者即是解脱,行行助道,福德庄严。〔案:「行行」对「慧行」言〕。《大论》云:「一人能耘,一人能种」。种喻于缘,耘喻于了。通论,教教皆具缘了义。今正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,佛具二种庄严之果。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缘了也。此之性德本自有之,非适今也。《大经》云:「一切诸法本性自空,亦因菩萨修习空故,见诸法空」。即了因种子本自有之。又云:「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」。《思益》云:「一切众生即灭尽定」。此即缘因种子本自有之。以此二种,方便修习,渐渐增长,起于毫末,得成修德合抱大树,摩诃般若,首楞严定。此一科不论六即,但就根本性德义尔。〔案:前八义皆涉及六即,此第九义不论六即〕。前问答,从了种受名,后问答,从缘种受名。〔案:前后问答指《经》文说〕。故知了因缘因故,名观世音普门也。
案:般若智为了因,解脱为缘因。般若即下第十义中之智德,解脱即下第十义中之断德。德者功德,故智德断德是从般若与解脱之修显而至圆满之境说。缘因了因是从其能显发法身说。一切众生皆有般若智之智性(亦即觉性),同时亦皆有解脱之定性。智性即了因种子,定性即缘因种子。此两种种子名曰性种。本智性种修行而显为观智,曰「慧行」,由慧行而有智慧庄严。本定性种修行而显为解脱,曰「行行」,由「行行」而有福德庄严。徒有智慧,而不能断烦恼,解脱累缚,亦无清净之福,故解脱名曰福德。智慧庄严与福德庄严各有独立的意义。以本智性而来的「慧行」为了因,本定性而来的「行行」为缘因,即能显发法身,证大涅槃。两种行显发之,同时即是庄严之。有两种庄严以庄严之,则法身即不是秃顶之但理。不但法身不是秃顶之但理,即慧行与行行,般若与解脱,亦不是空头之智与空头之定,乃是即三千法而为般若,即三千法而为解脱。智性定性二种性种是本有,则三千法亦是性具而为本有。是则般若与解脱自始即不离三千法而一起皆为性德也。性是法性之性。法性之性智如不二。般若与解脱是法性自身属性之德,总之亦可曰法性心;三千法则是法性法,其为性之德是由「性具」而说。般若既不离三千法而为般若,解脱既不离三千法而为解脱,则作为了因缘因之般若与解脱既有性德上之净善之法,亦有性德上之秽恶之法,即净善之法与秽恶之法皆可作了因缘因也。既有般若观智以观达之,复能不为其所染(所系缚)而得解脱,则不但净善之法足以显发法身而庄严之,即秽恶之法亦足以显发法身而庄严之,故皆可为缘因了因也。若无观智与解脱,则秽恶之法固是迷障,即净善之法亦足以为障也。是故智者对缘了义作料简云:
问:缘了既有性德善,〔案:慧行与行行中之诸法即是性德上之善法〕,亦有性德恶否?
答:具。〔案:既有性德上之三千世间,自具有性德上之秽恶法〕。
问: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?
答:阐提断修善尽,但性善在。佛断修恶尽,但性恶在。
问:性德善恶何不可断?
答: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。性不可改,历三世无谁能毁,复不可断坏。譬如魔虽烧经,何能令性善法门尽?纵令佛烧恶谱,亦不能令恶法门尽。如秦焚典坑儒,岂能令善恶断尽耶?〔案:此云善恶是就法门说,不就法性自身说。「性之善恶」即是性德上之善恶法门〕。
问:阐提不断性善,还能令修善起,佛不断性恶,还令修恶起耶?
答:阐提既不达性善,以不达故,还为善所染,修善得起,广治诸恶。〔案:此答说不顺适,见下〕。佛虽不断性恶,而能达于恶。以达恶故,于恶自在,故不为恶所染,修恶不得起,故佛永无复恶。以自在故,广用诸恶法门,化度众生。终日用之,终日不染。不染故不起,那得以阐提为例耶?若阐提能达此善恶,则不复名为一阐提也。若依他人明阐提断善尽,为阿黎耶识所熏,更能起善。梨耶即是无记无明,善恶依持,为一切种子。阐提不断无记无明,故还生善。佛断无记无明尽,无所可熏,故恶不复还生。若欲以恶化物,但作神通变现度众生尔。问:若佛地断恶尽,作神通以化物者,此作意方能起恶。如人画诸色像,非是任运。如明镜不动,色像自形,可是不可思议理能应恶。若作意者,与外道何异?今明阐提不断性德之善,遇缘善发。佛亦不断性恶,机缘所激,慈力所熏,入阿鼻,同一切恶事化众生。以有性恶故,名不断。无复修恶,名不常。若修性俱尽,则是断,不得为不断不常。阐提亦尔,性善不断,还生善根。如来性恶不断,还能起恶。虽起于恶,而是解心无染;通达恶际即是实际;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,亦不缚不脱;行于非道,通达佛道。阐提染而不达,与此为异也。
案:此「料简」文是天台宗正式言「性恶」义之经典文献,其实此义早已具于「性具三千」中。因为三千世间有净善法,亦有秽恶法。二乘、菩萨、佛,四圣为净善法,六道众生(六凡)为秽恶法;又「九界望佛,皆名为恶」。(知礼解语,《观音玄义记》卷第二)。此三千净善秽恶之法为一念烦恼心具,即法性具。故性具净善法,亦具秽恶法。善恶是形容「法」者,不是形容「法性」(或性)本身者。「性恶」是简略词,具言之,当该是性德上的秽恶法;又是偏指词,因为其所具者有是秽恶法,亦有是净善恶,非全部是恶也。又十法界,每界皆通具其他九法界,这样重叠起来,故曰百法界。因此每界皆性具善恶,即佛界亦性具善恶法,一阐提亦性具善恶法,其他九界皆然。因是性具,故佛亦不断性德上之恶,一阐提亦不断性德上之善。既是性之所具而为性之德,当然不可改,亦不可断,此即「世间相常住」之义。但有修性迷悟之不同。说「性具」是平铺地定然地说,此则十界乃至一阐提皆同。修性迷悟则是撑开说,此则有佛与一阐提之差,乃至与其他九界之差。不是一往顢頇混沌也。
性德上之善恶法不断不坏,亦不可改,但修善可满,修恶可断。「修善」者修行上的善事,「修恶」者修行上的恶事。佛断「修恶」尽,即纯作善事(纯是智用),无一毫恶事,但净秽法门不断不改。因解心无染,即秽恶法门亦成善事,纯是智用,皆成智慧庄严与福德庄严,此所谓「通达恶际,即是实际,行于非道,通达佛道,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」。一阐提乃是迷逆之极,故断修善尽,即纯作恶事,不作善事。但净秽法门不断不改,则其本性上仍有缘了二因种子,即仍有其智性与定性,遇缘善发,则仍可修善满足而得成佛。故一阐提虽断修善尽,而性善不断也。
上料简文中第四问答:「问:阐提不断性善,还能令修善起,佛不断性恶,还令修恶起耶?」此问语之意似当是「阐提不断性善,还能令修善起」,故一阐提亦可成佛,然则「佛不断性恶,还令修恶起」,佛又可落为一阐提或其他九界耶?此若不达性恶之义,机械呆想,应有此设问。但答语明一阐提与佛之异,不就此问意而答,却说:「阐提既不达性善,以不达故,还为善所染,修善得起,广治诸恶」。案:此答语迂曲不顺。此是就一阐提之为一阐提身分说,不是就其亦可成佛说。但既为一阐提,断修善尽,如何能「修善得起,广治诸恶」?此语显然难解。既「为善所染」,虽善亦恶,如何能「广治诸恶」?此如胶手捉物,到处是胶,如何能不胶着而治于胶?故此答语舛违,不合通常之意。此仍是说阐提之迷謬,不合立「性善不断」之目标。断修善尽,而性善不断,即为的说其可成佛也。净善法门不断,遇缘善发,其缘了二因仍可满足,因其本有二因种子即智性与定性也。智性与定性遇缘显发,即可表现净善法门。例此作想,然则佛不断性恶,亦可「起修恶」(起恶行)而转为一阐提或其他九界耶?曰:在此不可如此想。佛不断秽恶法门并不表示佛可起恶行。只表示佛「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,终日用之,终日不染,不染故不起」。那得如此呆想,因其不断性恶,即想其仍起恶行耶?不断性善与不断性恶,在一阐提与佛方面的作用不同。不断性善可起善行,但不断性恶并不表示可起恶行。何以有此差别?因有一阐提与佛之不同故也。在佛方面,因缘了满足,法身得显,秽恶法门不断,故只任运「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」,不表示其「起修恶」之恶行也,只表示其「通达恶际,即是实际,行于非道,通达佛道」,恶际与非道皆成其妙用。在一阐提方面,因为已是迷逆之极,缘了二因不显,但因本有二因种子,性善不断,故遇缘种现,即可起修善而表现净善法门。善法顺智性舆定性,故性善不断,可表示「起修善」而表现净善之法。恶法不顺智性与定性,故佛性恶不断只表示为佛智所用,不表示佛「起修恶」。依理当如此作答,不知智者在阐提方面何以那样作解?如此作解,阐提即成死阐提,而「性善不断」之义亦失作用。知礼《观音玄义记》于此只符顺智者之意说,吾于此稍加指正,令归顺适。其余皆谛当显豁,无问题。
在此须加注意者,善恶法门皆性所本具,因而说为性德,此是一层。此重在说三千法之存有(世间相常住),是即空即假即中之存有,不是有自性之存有。缘了二因性是真主体,是成佛之真性能。了因种子是智性,缘因种子是定性。二种显发,二因满足,净善法门符顺于智性与定性,故二因满足,净善全现,而亦能了达其即空假中,而不为善所染;而秽恶法门虽背于智性与定性,然而不断不坏,为智性所用,而亦能了达其即空假中,而不为恶所染,是则法虽恶而得善用,解心无染,虽起现恶法,而一往却是清净善行,不得云恶行也。此又是一层。首层是存有,是本具三千;此层是修行,是事造三千。修行根据在缘了二因性,此即缘因佛性与了因佛性也。此外还有正因佛性。以下再录释「智断」义一段文,以终了此篇。
十,释智断者,通途意,智即有为功德满,亦名圆净涅槃。言有为功德者,即是因时智慧有照用修成之义,故称有为。因虽无常,而果是常。将因来名果,故言有为功德满也。
断即无为功德满,亦名解脱,亦名方便净涅槃。言无为者,若小乘但取「烦恼灭无」为断,但离虚妄,名解解脱。其实未得一切解脱,此乃无体之断德也。大乘是有体之断,不取灭无为断,但取随所调伏众生之处,恶不能染,纵任自在,无有累缚,名为断德。指此名无为功德。故《净名》云:「不断痴爱,起诸明脱」。又云:「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,爱见为侍,亦名如来种,乃至五无间皆生解脱」。〔案:此是略引〕。无所染碍,名为一切解脱,即是断德无为也。
寂而常照,即智德也。小乘灰身灭智。既其无身,将何入生死,而论调伏,无碍无染?灭智,何所寂照?
如此智断圆极,故法身显著,即是三种佛性义圆也。法身满足,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满。故云隐名如来藏,显名法身。虽非是因,而名为正因。虽非是果,而名为法身。《大经》云:「非因非果名佛性」者,即是此正因佛性也。又云:「是因非果名为佛性」者,此据性德缘了皆名为因也。又云:「是果非因名佛性」者,此据修德缘了皆满,了转名般若,缘转名解脱,亦名菩提果,亦名大涅槃果,皆称为果也。
佛性通于因果,不纵不横。性德时三因不纵不横,果满时名三德。故《普贤观》云:「大乘因者诸法实相,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」。智德既满,湛然常照。随机即应,一时解脱。断德处处调伏,皆令得度。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,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。〔案:此指《经》文说〕。故知以智断因缘名观世音普门也。
案:缘因了因与智德断德密切相连。缘因转名解脱,即断德;了因转名般若,即智德。名之为缘了二因者,就其显发法身而言。法身即正因佛性,依《大涅槃经》,即「中道第一义空」,即是「我」义,如来藏义。《经》言:「我者即是如来藏义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即是我义」。(《涅槃经》卷第七,〈如来性品〉第四之四)。又言:「佛性者名第一义空,第一义空名为智慧。所言空者,不见空与不空。智者见空及与不空,常与无常,苦之与乐,我与无我。空者一切生死,不空者谓大涅槃。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,我者谓大涅槃。见一切空,不见不空,不名中道。乃至见一切无我,不见我者,不名中道。中道者名为佛性。以是义故,佛性常恒,无有变易。无明覆故,令诸众生不能得见。声闻缘觉见一切空,不见不空,乃至见一切无我,不见于我。以是义故,不得第一义空。不得第一义空故,不行中道。无中道故,不见佛性。〔⋯⋯〕如汝所问,以何义故名佛性者,善男子!佛性者,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」。(《涅槃经》卷第二十七,〈师子吼菩萨品〉)。「见空及与不空」,名曰中道,此是双照。「不见空与不空」,名第一义空,此是双遮(双亡)。终日双照,终日双遮,名曰「智慧」,此是从「能」说也。若从「所」说,则是中道第一义空。能所不二,即是正因佛性,亦曰法身,亦曰真我,亦曰如来藏。说正因佛性者,是客观地说,此是法性义之佛性。法身者即是「法性身」也。法性不是秃性,乃有无量无漏功德聚,故曰法性身,简曰法身。此是一切诸佛之体性(体段)。佛之体性自性如此,显则为佛果,即是佛,未显则曰佛性,亦曰因,即正因也。故正因佛性是客观地说,亦即法性义之佛性。但此正因佛性既是法性身、我、如来藏,则其中本有智性与定性。从智性与定性方面说,即是缘了二因性。此二因性是主观地说,亦曰觉性义之佛性。此佛性义是成佛所以可能之先天根据,此是主体义之佛性。主体义之佛性以自觉活动义为主。但自觉活动必融于正因佛性,始有客观的意义,实体性(虚的实体性)的意义。客观地说的正因佛性是实有(实相,中道第一义空)义的佛性,此亦不能离觉性义(活动义)的佛性而独存,即必待觉性义的佛性而彰著。法身、般若、解脱本是即一而三,即三而一之圆德,此亦曰三德秘密藏。三因为一整一佛性,亦是秘密藏,即如来藏。从因地说,名曰佛性。从果地说,名曰佛果。
从因地说,三因是性德三因,是众生法性心本自有之。三因虽是圆德,不纵不横,然为朗现故,须是凸出缘了二因以朗现之。缘了凸出,既朗现其自己,亦朗现正因佛性。缘了凸出,即是修德缘了;全性德而起修德,全修德即在性德。修德缘了满,即正因满。故云:「智断圆极,故法身显著,即是三种佛性义圆也」。三佛性义圆者,即是全缘了融于法身,全法身融于缘了,不纵不横,而为一大涅槃也。法身对缘了而为法身,是权说。法身与缘了融而为一整法身,是实说。此权说实说在性德与修德皆然。故云:「性德时三因不纵不横,果满时名三德」,亦当不纵不横也。实说之整法身非因非果,然当其未显,「虽非是因,而名为正因〔性德法身〕」;当其已显,「虽非是果,而名为法身〔修德法身〕」。故「隐名如来藏,显名法身」。此是圆实说也。若分别言之,则《大经》所谓「非因非果名佛性」,即正因佛性;「是因非果名佛性」,即性德缘了皆名为因(即凸出缘了以显法身);「是果非因名佛性」,即修德缘了满,则正因满,皆名为果也。「佛性通于因果,不纵不横」。三因皆满,以整果为佛性,即是如来藏显而为整法身也。
整法身不离报身(依报正报)化身。三身亦是圆德,不纵不横。圆家言法性非只空如之理,必是「智如不二」之法性;智不是空头之智,必带三千而为智;是以法性无住,亦必具三千而为法性;故法性即法性身,法身非孤调之法身,必备报化身而为法身。三身融一,恒常不变;满摄一切,遍一切处;一切趣「身」,身趣一切:此如一切皆奔来眼底,眼明亦遍在一切而无遗漏。是故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」。一切只是一「身」,亦可以说只是一色,只是一香;色身不二,香身不二,此如前说「色心不二」也。荆溪于其《金刚錍》中即据此义而言「无情有性」。「无情」者草木瓦石也。「有性」者亦有佛性,此所有之佛性即法性义之佛性,佛者法佛也。烦恼心遍,即生死色遍,心遍色遍即佛性遍,证真开藏即三身遍,三因亦遍。此种种遍义,并无难,因据圆而说故也。但此并不表示草木瓦石亦有觉性义之佛性,而能自觉修行以成佛也。故「无情有性」不值得张皇,故吾此文于《金刚錍》不再逐文疏解,因其中并无新义故也。